作者: 王振宇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5-03-27 09:11
“快看!戏台上演的不就是老张家嫁闺女的事吗?”日前,在曹县青菏街道北邵社区文化广场,一出原创柳琴戏《彩礼风波》正演到高潮。当演唱者唱到“宁要女婿一颗心,不要彩礼半斗金”时,台下爆发出阵阵掌声。居民王爱琴抹着眼角说:“这戏就该天天演,高额彩礼真要不得!”这场别开生面的“移风易俗课”,正是该街道探索“文化+文明”双轮驱动模式的生动缩影。
春日的青菏街道,27支文艺队伍活跃在田间地头,梆子戏《一碗菜》里,孝子侍母的唱腔随油菜花香飘散四野;小品《百善孝为先》中,扮演儿媳的演员握着婆婆的手说出台词时,前排几位老人悄悄拭泪……青菏街道深挖非遗文化资源,创新打造“移风易俗三部曲”,让传统曲艺焕发现代生机。今年以来,30余场巡演覆盖全街道27个行政村,惠及群众超万人次。
“过去送戏下乡像走过场,现在每场演出都是文明实践课。”青菏街道宣传委员郑子标介绍,他们通过“旧瓶装新酒”的艺术转化,让非遗成为传播文明的“扩音器”。在最近一场演出中,村民自发签署人居环境整治承诺书达300余份。
夜幕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,戏曲幕间的“黄金三分钟”被巧妙利用。志愿者王美玲通过“文明微课堂”,用方言讲解《村规民约三字经》。这种“文化搭台+文明唱戏”的创新模式,使理论宣讲参与度提升65%,收集家风家训147条,化解民生诉求23件。
青菏街道构建的“1+3+N”文明实践矩阵成效显著,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,27个乡村理事会联动“银发调解队”“巾帼和事佬”等特色品牌,形成立体化服务体系。与此同时,在“文明集市”活动中,老党员唐玉灵用半世纪党龄见证的家风故事,让年轻村民听得频频点头。
“文化振兴不能停留在送戏下乡,要让文明新风真正扎根。”青菏街道党工委副书记、办事处主任姜春辉表示,“我们将推动文化惠民从‘送餐式’向‘点单式’转变,培育更多‘土生土长’的文艺队伍,让‘送文化’的物理反应转化为‘兴文明’的化学反应,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。”
如今,青菏街道的文明新风吹散了陈规陋习,文化活水滋润着乡村振兴沃土。当非遗韵律与现代文明在这片土地上交响,一幅乡风文明的崭新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记者 王振宇